Home » 澳門青少年研究 » 澳門中學生自我認同對其生涯決策的影響調查研究報告

澳門中學生自我認同對其生涯決策的影響調查研究報告

現代心理學意義上的“認同”(identity)一詞最早由精神分析學派創始人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提出,指個人與他人、群體或模仿人物在情感上、心理上趨同的過程,是個體與一個人有情感聯繫的最初表現形式。1958年,著名心理學家埃利克·埃里克森(Erik H Erikson)在弗洛伊德的“認同”(identity)概念的基礎上系統提出了同一性發展理論(Theory of identity development),他認為自我認同,或者說自我同一性的概念,是非常重要的人生任務。根據埃里克森的理論,自我的基本功能是建立並保持自我認同感;自我認同感是一個複雜的內部狀態,它包括了我們的個體感、唯一感、完整感以及過去與未來的連續性;認同的形成是青少年時期不斷探索和承諾的結果,通過探索和承諾,個體可以在以後重要的認同領域(如性別、宗教、職業等)中獲得承諾和決策能力。如果個體不能建立並保持自我認同感,則出現自我認同危機,即不能確定自己是誰,不能確定自己的價值或生活方向。

對於青少年而言,如果擁有較強的自我認同感,也就意味著他/她對於自己是一個怎樣的人,將要去向何方,以及自己與社會的關係,有了一種相對穩定且連續的認知。例如,他/她會更清晰地知道自己的底線與價值觀,選擇什麼作為自己奮鬥的事業,如何平衡社會期待與自身意願等等。可以說,自我認同的形成,是人們做出很多重要人生選擇的基礎。因此,本澳中學生的自我認同對其自信心和生涯決策的影響是一個極具社會價值和研究價值的課題,對本澳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人生規劃和未來發展都有著重要的意義。

下載:澳門中學生自我認同對其生涯決策的影響調查研究報告

About This Post
Posted by myra on 五月 28th, 2021 and filed under 澳門青少年研究. You can follow any responses to this entry through the RSS 2.0. Both comments and pings are currently closed.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