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初中生, 澳門青少年研究, 青少年調查 » “我喜歡的老師”調查報告

“我喜歡的老師”調查報告

 本次調查於2011年9月1日至5日進行,調查對象為澳門小學五年級至高三年級的學生。其定義為:持有澳門特別行政區永久居民身份證,就讀於澳門正規全日制中小學的學生。

本次調查以問卷調查的方式收集數據,共發出問卷1000份,收回問卷877份。經核實,共有有效問卷877份。調查在本澳的26所中學開展。研究人員根據各校學生的實際人數分佈事先制定各自之樣本數配額,然後在各學校配合下,於校內發放問卷給中學生作不記名的填寫。問卷回收後,研究人員先對其進行審核,再將有效問卷之資料輸入電腦檔案,以SPSS統計軟件對獲取的資料進行相關的分析研究。

根據分析,研究人員總結出以下幾項主要的研究發現:

1. 中小學生普遍最喜歡性格幽默風趣的老師。同時,性格和藹可親、平易近人的老師也十分受學生歡迎(尤其是小學生)。隨著年齡的增長,高中生則偏愛知識淵博、經驗豐富的老師;雖然中小學生們普遍對老師外貌長相的要求不高,但是高年級的學生喜歡“帥氣、漂亮”的老師的比例略高於低年級。

2. 中小學生最喜歡的上課方式。他們普遍最喜歡氣氛輕鬆、風趣幽默的課堂,這也與學生們最喜歡性格幽默風趣的老師的特點相呼應。除此以外,低年齡段的小學生則更喜歡課堂上老師多提問,與學生多互動;高年齡段的高中生則更偏愛上課能“多舉例說明,拓展學生視野”的老師。小學生尚處在生長發育的早期,他們的注意力維持時間較短,老師的互動和提問可以幫助他們更好的集中注意力,活躍課堂氣氛;而高中生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們興趣更加廣泛,擁有更多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因此就更喜歡那些知識淵博,能夠在上課時拓展學生視野的老師;同時由於升學的壓力,高中生對老師教學方法和學生成績的要求也高於低年級學生。

3. 儘管選擇喜歡性格“嚴肅認真”的老師的學生比例不高,但是對於比較嚴厲的老師,近半數學生都認為“可以接受”,並認同老師嚴厲是對工作認真負責的表現,嚴厲對學生的成長有利。由此可見,學生們雖然對老師的“嚴厲”懷著敬畏的心態,但是從學生的深層心理看,他們還是能認識到老師適時嚴厲是對學生、對工作負責任的表現。

而選擇“不喜歡,他/她對學生無耐性,經常發怒”和“覺得他/她不公平,遇到同樣的事情對有的學生嚴厲,對有的學生寬容”的學生也達到了三成以上。

同時,在票選學生們最不能忍受的老師類型時,四成以上的被訪者選擇了最無法忍受“處理問題有失公允,態度惡劣,惡語傷人”的老師;近三成的被訪者最無法忍受“對學生要求過高,成日黑口黑面教訓學生”的老師;

看來,老師的“嚴厲”是一把雙刃劍,如果老師拿捏適當,會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如果老師沒有正確處理,則有可能會對學生的心理造成傷害和陰影。

4. 中小學們對老師的著裝給予了很大的自由。四成以上的學生認為老師只要穿適合他/她自己的衣服就好,還有三成以上的學生喜歡老師穿休閒裝;但是學生不太喜歡不修邊幅和著裝過於傳統保守的老師。

5. 半數以上的本澳中小學生最喜歡老師以“廣東話”這一他們最為熟悉、感到親切的語言作為主要教學語言;還有三成多學生覺得用哪種語言不重要,只要聽得懂就行;而隨著年齡的增長,學生們日益認識到未來升學和社會上對英語能力的重要性,喜歡老師用英文授課的學生在高中階段的數量明顯增多;喜歡老師用普通話授課的學生比例排在最後,但是在小學生中,喜歡老師用普通話授課的學生比例高於喜歡老師用英文授課的學生比例。

6. 澳門的中小學生最喜歡和老師的溝通方式,仍是最為傳統的“面談”,總體比例達到六成以上;而“上網”溝通排在其次。而小學生選擇“面談”、“書信”、“通過同學或家長等中間人”等傳統方式的比例均略多於其他年齡層,而選擇“上網”和“電話/短訊”的比例則低於其他年齡層。這與小學生年齡較小,掌握現代通信工具的能力較低,同時家長和老師在此方面對小學生有一定的管制有關。

7. 對於經常拖堂的老師,認為是老師“太負責任”的學生和表示“說不清”的學生比例相當,均占四成左右。

因此,研究人員提出以下幾項建議:

1. 中小學生最喜歡幽默風趣與和藹可親的老師,而對於老師的著裝給予了較大程度上的自由,而高年級的學生還更喜歡有個性的老師。和藹可親是傳統意義上師德師風的表現,而幽默風趣則是教師個人魅力的呈現。一個古板、不近情理、沒有情趣的教師自然會讓學生的學習生活單調沉悶。

2. 枯燥刻板的課堂在學生中越來越沒有市場,靈活而富有創造性的課堂越來越受到學生的歡迎,教育方式正在悄然發生著變化。老師在進行授課時,乏味,是一大硬傷。儘管教師各方面做得好,但要讓學生喜歡,還必須加上情趣的籌碼。教師需要在上課時善於調動課堂氣氛,嬉笑怒駡,談笑風生。同時要注意的是,小學教師要多提問多互動,高年級的教師要注意自己的知識積累,視野開闊。隨著“80後”走上講臺,年輕人帶來了更多的熱情和創意。因此在對教師禮儀規範的同時,我們應該尊重教師的個性化發展,應該允許教師教出自己的特色,活出他們的精彩。

3. 雖然學生對喜歡的老師有自己的一套標準。然而中小學生的身心發展尚未成熟,面對著繁重的學業,自然會有懈怠的時候,有淘氣和不聽話的時候;老師有自己的工作原則和標準,不可能單單為了取悅學生而不加管制,老師的適當嚴厲和提點無疑會對學生的成長產生正面的作用。但是嚴厲的尺度稍過就可能會對學生帶來負面的影響。因此,老師對待學生,一定要具有起碼的三個基本原則,那就責任、愛心和尊重。每個學生的涵養、家庭背景、學業狀況、性格特點都有各自的特點,既有惹人喜愛的一面,也可能不那麼盡如人意。作為教師,面對學生,都應該有關愛之心。在關愛的基礎上,在尊重的前提下談學習談做人談成長,對每個學生公平對待。這樣的教師,學生沒有理由不喜歡。

4. 教師要經常與自己學生進行有效的溝通和交流,而面談是最受學生喜歡、最有效的溝通方式。教師在集體裏與學生互動的過程中,難免會出現隔膜和誤解。這本是很正常的事情,如果處理不當,不及時交流和溝通,矛盾會升級。高明的教師不僅僅能夠化干戈為玉帛,更重要的是通過察言觀色,把隔膜和誤解化解在萌芽狀態。教師與學生經常溝通,既可以及時瞭解學生的現狀和遇到的困難,也可以對自身的教學行為及時反思,及時調整心態,轉變教育觀念,幫助教師突破與學生關係之間的瓶頸。順其流而揚其波,順水推舟,良好的教育效果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值得注意的是,隨著網絡時代的來臨,網絡溝通成為學生與老師溝通僅次于面談的最喜歡方式。網絡溝通的輕松、直白、無拘無束,正符合中小學生天真直率的個性特點。

如慾了解更多調查内容,請與本會秘書處聯係,謝謝.

About This Post
Posted by myra on 九月 11th, 2013 and filed under 初中生, 澳門青少年研究, 青少年調查. You can follow any responses to this entry through the RSS 2.0. Both comments and pings are currently closed.

Comments are closed